第一卷 第十六章 此子风流-《大汉封侯》
第(3/3)页
早间的时候,太守府的仆役,已是早备下了座席,只是山里雾大,不一会就沾上露水。乘着卫绾和荀昭说话的当口,连忙搽拭干净了,来请入座。
等卫绾和文教先坐下了,其余众人,也是依次而坐。荀立的坐席,排在中间略靠前的地方,也算是不低了。荀昭没有列席,自然是站到了父亲的身后。
“此次介山筵,议题只一个字,法。”文教略等片刻,等众人都坐下了,开口大声说道。
“在下左邑赵珍,请议筵题。”文教话音刚落,就有人站了起来。文教点了点头,示意可议。
“法者,水德也,老子有云,上善若水,以其不争,故万物莫能与之争。”赵珍侃侃而谈,“故执法也当如水,不与民争,不以刑制,是为上善。”
“在下解县屈子中,对赵兄所言不敢苟同。”赵珍刚及说完,立刻又有人站了起来。
“在下以为,河流虽长,亦有所岸;巨沼虽广,亦有所边。即便是水,也要遵循这天地之道,这便是礼法。所谓法者,正是圣人所悟,以此教化万民,使知礼仪尊卑……”
“在下闻喜县杜升,窃以为法者如行军……”“平阳县卫祜……”“临汾县荀立……”
一时间,抱腹岩上,妙语不断,即便是荀立,也是禁不住站起身来阐述己论。荀昭立在父亲身后,肃立静听,也是大有所感。这些河东名士,虽然其中不乏泛泛充名着,可是其中的大多数,确实也有些见地,并非庸才。
卫绾和文教,也是许久没有听到这许多名士相辩,不觉大呼过瘾。
等辩论之声稍微平息,卫绾向下首看去,却见荀昭侍立在父亲身后,正听得入神。小脑袋略微斜侧,又似是冥思苦想,不觉好奇心大起,欲知此子究竟能想出些什么道理来,又想乘机考较一番,看看资质究竟如何。
于是在脸上泛起笑来,朝着下首喊去:“荀昭小友,你可知何谓是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