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六章 此子风流-《大汉封侯》


    第(2/3)页

    卫绾,当年曾为文帝御车之士,不过正如御车之术名列六艺之一一般,汉代的车夫,并不像后世那般地位低下。所以文帝即位后,拔卫绾为中郎将。

    景帝继位,卫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七国之乱时,率河间士卒平叛,立有大功,升中尉。三年后,又以功封列侯。

    如今的卫绾,更已是位居太子太傅,名列三公。

    这般的大贤,居然会主动来和一个小孩子问候,还叫他小友,众人顿时不禁惊诧不已。

    一时间,众多的目光投向了荀昭,有惊讶,有嫉妒,也有赞赏。

    荀昭昨夜奏篴,并非只有卫绾和文教两人听到。也有几个用心听了的,只觉得那首篴曲虽是手法还略有些生涩,可是其中旋律,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奏不出来的。只是念着天色已晚,贸然前去打扰,未免无礼,却没想到因此会错过了与卫太傅,文太守相熟的机会,顿时也是大为懊恼不已。

    五官掾李缘,也是大为惊诧,仔细看时,见原来竟是荀昭。于是也是一笑,凑到文教身旁低语几句。文教抬起头来,神色甚是古怪的看了荀昭一眼,又对着卫绾低语了几句。

    “呵呵,你叫荀昭?”卫绾俯下身来,把手放在荀昭的肩膀上,“可是荀圣后人?”

    很可惜,荀昭虽然知道眼前这个叫卫绾的,是个大人物,甚至比河东太守文教的来头更大,却并不知道卫绾到底是谁。见卫绾问自己,也只是点了点头,道一声是。

    “那间茅庐,可是你所选?”卫绾抬起身来,直直的指着昨夜荀昭一行所住的茅庐。

    “学生只是爱此间风景独好罢了。”荀昭嘴角微翘,点头答道。

    “小小年纪,居然也是有一双慧眼,识得风雅。”卫绾哈哈大笑,轻轻的在荀昭肩膀上拍了几下。

    顿时,就有几位所谓的名士羞愧的低下了头去,卫太傅说荀昭识得风雅,那么自己这些在荀家前选了茅庐的,岂不就是目无明珠了,惭愧,惭愧,居然给一个小孩子比了下去。

    荀立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儿子。这几个月来,荀昭已经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喜,荀立甚至已经觉得有些麻木了。即便知道眼下正在夸耀儿子的,是堂堂的太子太傅,荀立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

    倒是五官掾李缘,看起来心有所向,并未因为荀昭只是个孩子而没当回事儿,此人倒是可交。荀立心中所想,不禁朝李缘看去,却见李缘也正看着自己,顿时微微点头一笑,算是答谢。

    这次的介山筵,请了河东数十家名士,卫绾和文教,倒也是不好再多耽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