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从此之后,你为我手中刀-《如虎》
第(2/3)页
“金露城的大老爷们,倒是贡献出了些粮食,不够吃啊,仍旧是不够吃。”
“对,大老爷们还送了些钱财衣物给官府,俺们分给灾民时,压根就不够,别说一半灾民分了,一、二百灾民分一分都分不过来。”
饶是他们是官兵,整天面对灾民,心中也起了同情,不知不觉为灾民说起好话,埋怨城内的大老爷,见死不救,只顾着自己享受。
赵阙点点头,他离开时,下了一场雪,那些城内的世家大族、达官显贵,怕灾民们不顾一切的冲进城,坏了他们的锦衣玉食,方才割割肉、放放血。
可惜割的肉太小,犹如指甲盖附近的肉刺,放的血太少,仿佛手指划破了丁点,没流多少血,就痊愈了。
“说来灾民也不容易,真正的开仓放粮之后,大家伙老老实实等着官府施粥,没谁真个捣乱。”
赵阙闻言冷笑,前段时间官府并非未曾开仓放粮,可是,那是开仓放粮吗?
简直如从粮仓里铲了一小推车,运到城外,莫说是让灾民吃了,风再大些,这些粮食都得被吹没喽。
“哦?你们是负责施粥的官兵?”赵阙问道。
一人道:“可不是嘛,那场好像老天爷发火,降下了百年罕见的大雪后,哥几个一直负责放粮。”
“粮食呢?”赵阙问。
“你呀,有所不知,刚开始,粮仓紧闭,不让进去,每天有人只是定额的把粮食交到我们手中,再运到城外,那些粮食太寒碜人了,莫说人了,来几只野狗都不够吃,
又过两天,粮仓开了条门缝,粮食没给我们,给了一些锦衣华贵的人物,当然,对外放出的风,皆是官府放粮了。
期间,有私人买粮交到灾民的手中,随着粮食价格的抬升,那些人很快就不见了。”
碎碎念。
赵阙知晓锦衣娘就曾为百姓放粮,随着粮食价格的走高,锦衣娘亦是无能为力,唯有眼巴巴的瞧着官府,啥时候真个开仓放粮。
做成此事的,还是赵阙。
找到薛坚,逼着他,彻彻底底的开仓放粮。
尽管薛坚彼时表现的极是无辜,但他绝不干净,霍凤康带兵在外,有何罪责,悉数推到霍凤康身上了。
赵阙心中生了一计。
他不打算以辅国大将军的名义,逼城内的世家大族放粮了。
就以陈悲璨的名头,且让薛坚恭敬跟在身后,自会有人把他的姓氏,联想到陈可人所在的陈家身上。
有人背黑锅,何乐而不为呢。
此事,得与薛坚商量商量。
陈家发怒,倒霉的是他跟霍凤康。
刺史府周围热闹,住在城里有粮食吃有衣服穿的百姓,来来往往。
银汉镖局一事,过了几日,城内的百姓终是缓过了神,重新开始正常的日子。
至于欢喜金佛寺从上到下,死的干干净净,善男信女聚在金佛寺,恸哭的震天动地。
自是有薛坚派人把他们驱散,听押送赵阙的官兵说,因此还起了冲突,杀了一些信徒,方渐渐止住了他们“朝圣”的心。
“你或许不信,那些迷了心眼的善男信女,把死去的了虑、了思、了藏三个妖僧,神化到脱去肉体凡胎,去西天极乐世界成佛了,
我们官府按照刺史的吩咐,四处张贴告示,告诉那些信众,金佛寺的僧人,绝不是正儿八经的僧众,而是一群歪和尚,念的是魔道的经,
抵不住信众不相信官府啊!”
说到此事,官兵们也是气愤的不行,他们家里皆有欢喜金佛寺的善男信女,愣是丝毫不信亲属的劝告,而是相信虚无缥缈的邪说。
赵阙叹了口气。
欢喜金佛寺被覆灭后,此般弊端,他是想到的。
无论如何,欢喜金佛寺一没,那些善男信女再怎样的作妖,没了领头的,起不了大风浪。
眼下的事,还是救灾民,逼迫世家大族割肉放血,给南扬州其他的本土大族做个示范。
“到了,俺去禀报,你们在此稍待。”
官兵急急走了几步,回头问道,
“如果你诓骗我们,可就得死了。”
赵阙挥手:“尽管去就是了。”
薛坚焦头烂额坐在椅子上饮茶,他派了数拨人去世家大族那里要粮要钱,拒绝的借口出奇的一致。
皆是,已经给官府钱粮,你们怎地还来讨要?莫非把我们当做软柿子捏?
无奈。
薛坚只好等待赵阙前来寻他,完成三日之约。
他算是看出来了,眼下的当口,真就得按照赵勾陈的手段,一家家的杀过去,杀到他们给为止。
不然。
世家大族、达官显贵,如何肯自割大块肉,放大盆血?
“老爷,喝口银耳粥吧,补补身子。”
婀娜的妇人,年纪三十出头,捧着冒着热气的银耳粥,至薛坚的身前柔声细语。
薛坚捂着额头,看不下去。
“拿下去,拿下去!你们自己喝吧,我喝不下去。”
“老爷,您日夜操劳公事,万万别累死了身子,您若是倒下了,我们这些女眷该如何过活,这年头,兵荒马乱,北边又是旱灾蝗灾,南面雪灾厉害,可令人活不下去。”
妇人说着说着,有了哭腔。
薛坚转念一想,她说的有些道理。
“给我。”
妇人面色大喜,把银耳粥谨慎放到薛坚的手上。
薛坚喝了口。
不甜不腻,恰到好处。
几口喝干净,将空碗交还给妇人。
妇人施了个万福,莲步轻移,到门前,转身轻提裙摆,走了。
香风残留。
薛坚不禁多吸了几口。
这妇人,唤做香莲,跟了他有十几年了,从一个小丫头片子,长成该肥的地方肥该瘦的地方受,薛坚下尽了苦心思。
还不等他回过神,外面扈从通报,有位官兵求见。
薛坚顿时纳闷,小小官兵,胆敢见他,难道灾民那里,出了大事?!
脸白了几分,忙让扈从带官兵进来。
“刺史老爷,有一年轻人说是从关广城回来,还给您带了信。”
三言两语,把前后说清楚。
薛坚接过信封,忙不迭的出门迎接。
不用想也知道。
必定是辅国大将军到了。
只是,薛坚心底暗暗纳闷。
赵阙还在府外被官兵死死盯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