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铺开来-《春日迟》


    第(2/3)页

    和此事一起铺开的还有磨坊中的简化版夜校,而提出夜校一事的甚至不是阿蕤,也不是萧绰,而是承安县君和宁王妃,就像是用一盏灯去点亮另一盏灯,越来越多的女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而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理解、不认同乃至于激烈的反对都曾周而复始地出现。然而萧绰和阿蕤带来的生产力的革新,犹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一切反抗的力量。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萧绰曾经如此信心满满地说道。

    ?阿蕤不解这句话的具体意思,但是这不妨碍她从萧绰的眼神和语气里拼凑这句话的含义。仿佛跨越遥远的光阴,带来另一个时代伟人的名言。

    秋去春来,又是一年盎然春天。

    一日,阿蕤和萧旻两人并肩在旧日东宫的漪春园中散步。在满眼的熟悉景色中,萧旻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阿蕤的时候,似乎也是在这样一个春天。春日融融,万物复苏,不过那时的他在见识了眼前小娘子的天生怪力,对她又不服气又畏惧。

    之后就是长久的关注,又在日复一日的关注之中对她情种深种。他会因为小娘子差点遇险担心焦虑,会因为她与表兄平平来往坐立难安,会因为她的喜好收集各种珍玩又期待着能在某一日名正言顺地送给她。

    阿蕤替萧旻扶去落在他肩头的西府海棠花瓣,“清晏,你在想什么?连落在身上的花瓣都没有注意到。”萧旻对身上的花瓣不甚在意,握住阿蕤的手,“在想一些过去的事情。”

    “什么事情,能让你如此出神?”阿蕤更好奇了。萧旻有心想告诉阿蕤他们初次相遇的场景,可是以他对阿蕤的了解,阿蕤多半会苦思冥想很久之后告诉他“我不记得了,有这件事情吗?”

    “不过没关系,这些过去的回忆都不重要”,萧旻暗暗在心里说道。萧旻执起阿蕤的手,眼中温柔如水波荡漾,“日后岁岁年年,共度春风秋月。”

    虽然成婚数年,阿蕤还是第一次见这般模样的萧旻,她的脸瞬间就红了。阿蕤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之后,阿蕤才说,“好,岁岁年年共度春风秋月。”

    两人相视一笑,温情尽在不言之中。

    此后数年,京城传遍帝后恩爱不渝的佳话,京城之中纳妾蓄婢的风气也随之肃清。不少待字闺中的贵女郎君也被新的风气所感染,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一部分贵女立志向敦熙皇后学习,不是学习如何找到一个恩爱两不疑的郎君做丈夫,而是像她一样即便不依附于父母丈夫也一样能坦荡荡以女子之身站在天地间。皇商司和钦天监是敦熙皇后和萧绰大人为她们开辟出的一条路。

    可是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这都要看后来者的智慧。

    明德十七年,卢峙病重垂危。他年逾七旬,早已到了古来稀的岁数。敦熙皇后在得知此事之后,匆匆忙忙只带着丈夫和孩子前去范阳卢家探望祖父。

    这位祖父一生之中谋划万千,最为看重的便是范阳卢家作为世家大族的荣耀,而也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明德帝和敦熙皇后的婚事。敦熙皇后在明德帝登基之后,大力推进吏治改革,说是掘了世家大族的根也不为过。

    出发的匆忙,阿蕤来不及让人准备帝后出行的步辇,眼下三人都只是乘坐着马车赶往范阳卢家。马车之上,阿蕤的脸色很不好看,萧旻握住阿蕤的手,想要安慰她一二。

    到了范阳卢家的渊山堂内,阿蕤看着奄奄一息的祖父突然鼻子一酸,走到床边握住祖父的手泣不成声。“祖父、祖父,我是阿蕤,您睁开眼睛看看我。”

    病床上的卢峙似乎回光返照,他勉强睁开眼睛,声音低不可闻,“是阿蕤回来啦。我这把老骨头还劳动天皇天后,臣惶恐。”说着,卢峙就要勉强爬起来给萧旻和阿蕤行礼。“祖父!”阿蕤的哭声更大了。

    她几乎是哽咽着喊出了这两个字。萧旻也连忙止住卢峙的动作,连声说道,“卢爱卿,不必拘礼。”

    “阿蕤,别哭了。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人人都是要走这一遭的。”卢峙挥退众人,单单留下了阿蕤和萧旻,温声对阿蕤说道。七八岁的小太子也被李氏带了出去,唯恐他年纪太小被过了病气,也担心他小人儿一个被这种长辈离世的场面惊了魂魄。

    阿蕤沉默,聪明如她当然知道这一切自有命数,非人力可更改。可是亲人离世,谁又能忍住不悲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