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是千万别顺着他的话说,而是质疑他! “骆工,这个难题,难道你不会?”郑阳怎么着也是块老姜,对付骆垚他自认为还是有办法的。 果然,下一秒骆垚有些不高兴地说:“谁说我不会的。” “第一,要在空中使用的话在空中使用电磁炮需要考虑飞行器本身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电磁炮的巨大能量释放可能对飞行器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平衡,所以要先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 “第二,在大气层中,能量传输会受到更多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优化电磁炮的设计,确保高能量的传输效率,同时降低能量在大气中的损耗。” “第三,空中目标的高速移动和多样性使得目标识别和追踪又是一个难题,我这边需要整合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才能确保电磁炮能够准确锁定并打击各种空中目标。” “第四,在空中使用电磁炮会涉及到全新的战术和战略规划,这对于小苔藓来说,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比如使用电磁炮的最佳时机、最佳地点以及与其他武器系统的协同作战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 “第五,敌方可能采取各种反制手段,如电磁屏蔽或干扰系统,这些对于电磁炮肯定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个问题,也需要着重解决才行。” “所以你们看,难点不少,绝对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把电磁炮等比例缩小就可以放在战机上了。” 郑阳点头,他听骆垚分析就知道对方十有八九有办法解决,就问他需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协助他。 “是空中攻击装备的人才吗?如果有的话,那倒可以。” 郑阳说:“到时候我给你一张表,你来挑选即可。” “好,那详细的设计,我到时候跟选出来的人聊吧。” “可以,这些人都是最顶尖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碰撞出火花来。” 最顶尖的? 骆垚琢磨着这几个字,总觉得郑阳还有其他目的。 不过还没有等他琢磨出来个究竟,旁边的老周发话了。 “既然你们把电磁炮的事情聊完了,那接下来,我们说说有关于智慧城市项目的事情。” “骆工,这次智慧城市项目,各个细分改造项目,是不是该进行招标了?” 骆垚没有说话。 按照他的设想,智慧城市项目其实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目标。第一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据平台的搭建,确保整个城市有一个坚实的数字基础。 第二期则侧重于细分改造项目,涉及到城市交通、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基础设施的改造,要实现智能化的提升。 第三期相对来说简单点,是将前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反哺到项目建设中的这么一个动作。 现在因为小苔藓前段时间搬家到了量子计算机上,自身完成了一次升级,所以第一期项目内容很早就结束了。 现在马上要进行第二期项目了。 这也是智慧城市建造中最麻烦和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阶段。 因为会涉及到众多合作方。 这些合作方他之前见都没有见过。 要和这些人合作,骆垚第一反应就是麻烦。 “骆工,你知道的,涉及到基础设施改造,就会涉及到水电、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改造。” “单由你们领航科技来完成,那是不可能的。” “你只有找相关专业的人来,才能解决你的问题。” “或者你有新的想法,想找当地的人来协助你完成第二期中的改造项目?” 骆垚听到这话后,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脸色:“找当地的人来完成?那第二期项目竣工时间要到一百年后了吧!” 老周和郑阳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当然知道狗大户那边工人的德行,但他们怕骆垚不知道。 他们今天提起智慧城市项目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解决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的问题。 这是他们连夜讨论后的结果。 之前国内搞建设项目,招募了大批的技术工人,现在这些项目相继接近收尾后,这些工人该去哪儿就成了一大难题。 开发新项目那都是需要按照计划步骤来的,一味铺设新项目,很容易造成前期规划不明显,后期资金短缺的情况出现。 所以,一时半会儿开不了新项目,那现有的工人的温饱就成了问题。 没有项目也不可能给对方开工资养着,这样养下去,各个项目的负责公司也承担不起。 能进国家项目的工人技术水平都是过硬的,但现在项目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工人去其他地方接项目来做也困难。 所以,有些公司就把情况反馈了上去,被老周看到了。 老周心想国内没有那么多项目,那国外呢? 想来想去,他就想到骆垚手里还有个大项目。 狗大户的智慧城市建设。 老周不清楚其中具体的规划安排,但直觉告诉他,骆垚绝对需要人! 这说来有些不好意思,要往骆垚的项目上塞人,但老周一想到只要能够说服骆垚,就能解决至少上万工人的生计问题,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以骆垚的能力,老周相信他应该能够帮他解决这个老大难题。 骆垚现在脑袋里面还想着电磁炮的事情,一直到这里,才突然想明白老周为何过问起这个事情了。 骆垚的字典里面向来没有“迂回”“试探”这种词,所以,他直接问道:“周首长是想往智慧城市项目里面加人吗?” 老周纵然觉得他跟上万人打过交道,见惯了大风大浪,但骆垚的话还是让他有点绷不住了。 这话让他怎么说? 承认了吧,他这老脸往哪儿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