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御酒是真香啊,舞曲是真妙啊,歌女胸前的雪白也是真晃眼啊,红红绿绿的,今夕不辞酣之醉,尽欢不吝时之光。然而在座之人都是各怀鬼胎,心思早都飞到了自家的那些私货身上,彼此之间不过寒暄敷衍,歌舞升平不假,心里算计是真。数见不鲜,只烦不奇。安禄山那几十万把屠刀可不是这雍容华贵的舞曲能化解的! 此刻的玄宗皇帝,一边问询着殿下那个叫高适的情况,知道了他是天宝八年进士及第,被授了个封丘县尉。后来去了边关,追随投靠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也是昨年随哥舒翰回京,本来是在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不想哥舒翰指挥失误,身居幕后的高适等人眼见大势已去,四散奔逃,高适也是第一时间逃回了长安城,听闻天子传唤百官上朝议事,心中装着太多奏报机要的高适立刻就上了朝。他是个心怀天下的热血男儿,多年来身处边塞军伍也养出了一身刀心剑胆,虽然已经五十有一,却仍然心火灼热。只是他人微言轻根基浅,在这朝堂上没什么话语权,那句石破天惊的坚守言论也是思量思量再思量后才喊了出来! 得了皇帝的赏识后,落座在了最显赫的位置上,皇帝不急着问询潼关战事,却循着文人间的习惯,交流起了诗词文章。高适是个极聪慧的人,皇帝问啥我说啥,不问的绝不多言一个字。当皇帝听闻前些年横空出世的那首《燕歌行》正是出自眼前之人,更是大为震惊。只是那两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可好死不死正巧一如殿上此刻的场景。君臣二人都是千年的狐狸,也不觉得尴尬,继续神色安宁的闲聊着。 “奥?爱卿竟然与那杀千刀的李十二是旧相识,竟然会被他诓骗的去干那寻仙人求长生的妙事!哈哈哈,有趣有趣,实在有趣!” 当听闻高适早年间曾经和李白结伴出行,畅游梁宋之地,饮酒观妓,射猎论诗,后来穿山过水的寻仙草,炼仙丹,访仙人,皇帝不由得也是兴致颇高,回想起那位故人,也是感慨良多。那个狂到无边无际的人,真是叫人又爱又恨! “回陛下,经年往事,现在想来确是惭愧!” 高适自知跟皇帝交情没有到那个份上,不论是夸还是讽,李白其人,都不是现下的自己可以品评的。毕竟普天之下,皇帝跟李白的相爱相杀可是人尽皆知! “不知爱卿最后访到了仙人否?” 皇帝浅饮一杯,颇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回陛下,下臣蠢笨,一行三人,潇洒不如李兄,才情不如杜兄,遍寻数月,虽然最后落的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但下臣却以为此一行,实乃平生第一大快事。虽然舟车艰辛,却大开了眼界,回想昔年苟居一方,实在是虚度光华。至于那高来高去的仙人,也说不得见或未见,实在是凡夫俗子,或有机缘也不自知吧!” 谈到那段寻仙之行,高适难得的忘却了拘谨,仿佛殿上之人已不是那九五之尊,却更像一位闲话家常的平常老者。 “奥?见就是见,未见就是未见,为何爱卿会觉得说不准呢?” 皇帝被这一番言辞也是引得兴致连连。高适不敢卖关子,更不敢欺瞒,赶紧答话。 “回陛下,不是下臣存心欺瞒,只是那一行颇多蹊跷之事,现今回想起来确是异于常规。但若非要说是仙人风采,又跟平日里传颂的仙人大相径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御风而行的那些仙人是不曾遇见的,可神异怪诞的遭遇确是偶有发生!” “有趣,有趣,爱卿不妨说说有多怪异,朕好奇的紧呐!” 皇帝似乎对这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事兴趣盎然,今日听闻高适的故事,也被其内容吸引,一来想多听听那个狂人的故事,二来也是对那神仙事求知若渴。一时间不仅忘了殿上那些莺莺燕燕的歌舞,就连随时兵临城下的安禄山也被抛诸脑后! 此时的大明宫里,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文武百官喜笑嫣然,推杯换盏。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浅浅欢愉。 真真好一个大唐霓裳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