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边令诚跟高仙芝不一样,他是个阉人,从小就在深宫内苑摸爬滚打,看的脸色跟吃的饭一样多,要不然没背景的他怎么可能混成玄宗皇帝的心腹。夫蒙灵察为啥发火,他很明白,越级上报是官场大忌,你自己立了功,三分是你的,七分得是你的领导,要不然谁愿意挖空了心思往上爬。边令诚心思活络,眼光毒辣,皇帝派他做高仙芝的监军,这一场场仗打下来,边令诚深刻的知道,高仙芝虽然年轻,锋芒毕露,但是假以时日,必定是一方巨擘封疆大吏,他很看好这个人,所以愿意帮他一把,顺水人情说不定就能换个实在交情,谁都愿意结交更多的大人物,不管有用没有,起码能提高自己的分量。 边令诚于是秘密对朝廷报告了这事,密报里还写道: “如果高仙芝立了功却忧愁而死,以后谁会为朝廷卖力呢?” 皇帝一听打了胜仗,他可不理会底下人的蝇营狗苟,直接就提升高仙芝任鸿胪卿、代理御史中丞,代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下诏命夫蒙灵察回京。夫蒙灵察害怕了,他不知道高仙芝这个年轻人能量这么大,自己又曾羞辱过他,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对付自己。 高仙芝是聪明人,聪明人都是“点”窍门,越级上报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他也在反思,后来得知是边令诚替自己在皇帝那边辩护,一来感激那个阉人,二来也知道了收敛性格,之后早晚拜见夫蒙灵察,还像过去一样行礼。夫蒙灵察更惭愧,更恐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老想着高仙芝哪天会不会突然发难。 副都护程千里,衙将毕思琛,就是那个在洛阳投了安禄山的狗,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一直不爽高仙芝,嫉妒他的才华和军功,但是自己又没什么大本事,只好耍小人手段,在长官夫蒙灵察面前说高仙芝的坏话,夫蒙灵察能当面羞辱高仙芝,这些人也是居功至伟。高仙芝上任后,把程千里喊来,夫蒙灵察是不能动的,毕竟是老上司,但这几个阴险无能搬弄是非的小人们他还是可以收拾的。 他骂程千里: “您外表是个男子,但内心却像个娘们,是为什么?” 程千里为势所逼,不敢反驳。 他再骂毕思琛: “你夺了我城东一千石种子田,可还记得么?” 毕思琛只能回答说: “那个是您当时赏给我的。” 高仙芝气不打一处来: “那时我怕你的威风,你当我真是因为可怜赏给你的么?” 他又把王滔喊来,骂过一顿后,越想越气,忍不住就想动手打他们,只是他现在已经开始学着收敛心性,自己劝了自己好一阵,就把他们都放了,自那以后全军整肃,慢慢安心平静下来,高仙芝算是真正的当家做主起来。 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后,他以封常清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不久,又加封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收等事宜。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使。慢慢的封常清也崭露头角,立了很多战功。 至于那个人生仕途上的大贵人边令诚,虽然为人阴险,贪财好利,但对自己确实有救命之恩,可不能忘本,定是要常来常往的。年深日久,两个人已慢慢变成了友人,逢年过节的也多有走动,两个人都互相帮衬,获益良多! 这一次讨伐安禄山,被封副元帅的高仙芝本来是不想让边令诚监军的,可是玄宗觉得二人熟络,办事应该更加稳妥,便准了边令诚的请求,准他随军出击。 踌躇满志的高仙芝志在必得,根本就没想到,二十多年前救了自己性命的恩人,会在二十多年后狠狠的捅自己一刀。 天道好轮回,可曾绕过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