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武安侯府-《农家小仙》
第(2/3)页
品如看王挽筝还没有起床的意思。却是不急不恼,只是拿了针线笸箩坐在了门口的绣墩上做活计,外边的小丫头来催,她也只说一句,主子舟车劳顿,需要多休息一会儿。
待王某人躺够了,讪讪的假装伸了个懒腰,品如才姿态优雅的给她倒了杯温水过来,顺便善意的提醒她,今天要跟她的大侄媳妇也就是宋大夫人上街的。
果然这句话成功的唤醒了她,本来还是一脸惺忪的某人,马上就来了精神。毕竟,女人永远都最爱逛街,不分年龄时代。
一番收拾之后,她从容的吃过早饭,还特地去宋老太太的春晖堂露了个脸,不过等他到的时候。家里人早就到齐了。显然大家都在等着她这个不靠谱的姑祖母,王挽筝讪讪的跟宋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了左边下首的位置。
宋老太太见场面有些沉静,于是拿二孙子作筏子,说“郅儿昨天在学里上课没赶上认亲,今天要给她姑祖母磕个头才行的,也要骗她姑祖母的见面礼不是。”
于是一屋子人都赶紧应和着称是,只见大夫人陈氏下首走出来一个十分俊秀的少年。可能因为这姑祖母属实年幼,脸色有些许的涨红,但还是规规矩矩的跪下磕头。王挽筝不由觉得好笑,不过这个姑祖母的身份实在太好用了,整个宋府她完全可以横着走,不知真相的以为她是真的姑祖母,知道真相的也看在她虚构的“师父”面子上,也要让她几分,她越来越喜欢这个老宋头了。
品如十分熟练的递上了荷包。
这时候陈氏也过来给宋老夫人凑趣说话,“昨儿个母亲给我传话,说姑姑想在京城附近转一转,熟悉一下。我就赶紧给郅儿请了假,让他今儿个和咱们一起,咱们看上什么,就让他给咱拿着,姑姑觉得可好?”说着,还特地观察了一下王挽筝的面色有没有因为她的提议面露不快。
王挽筝倒不觉得会怎样,毕竟她只是想熟悉一下附近的地形和街道,谁跟着对她来说影响不大。
于是宋老夫人就这样拍板儿决定了。由于不熟悉王婉中的性格,陈氏也没有想着带着某一个小姐,王挽筝也不问。宋家这几个娇滴滴的小姐,她还没有仔细观察过,谁知道是什么样的性子,还是正事要紧。
她也没多耽误,喊着陈氏就出门了。陈氏起初是以为王挽筝要上街买东西,从帐房支了些银子就陪着她出发了。结果,这位年幼的姑母逛了铺子不过瘾,还要坐在马车里一条街一条街的看风景。都是些街道房舍,有什么好看的啊,整个京城那么多条街,哪能看到完呀?宋大夫人揉着自己僵硬的老腰,内心一阵阵叫苦不迭。却又不敢说什么话,就在经过昌明胡同的时候,陈氏终于眸光发亮,转头对着王挽筝说,“姑母,前边就是我娘家了,咱们要不要去小坐一下,也出来一段时间了,一直坐马车也怪累人的。”说着,假装不经意间扶了扶腰。
王挽筝哪有看不出来的,不过去武安侯府正和她意,她也想去看看这侯府里是个什么光景呢。“也好,是我思虑不周了,倒是累到侄媳妇了。”她倚老卖老这招玩的越来越飘了,一口一个侄媳妇完全不觉得脸红害臊。
陈氏如蒙大赦,赶紧吩咐下人去递帖子,车外的下人们也高兴的像过年一样。要知道,他们两个出门可是带了一个嬷嬷四个丫鬟,外加四个护院还有两个车把式,却只赶了两辆马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好运气,可以坐车的。挤不上车的人这一上午,完全都是在用脚量整个北京城,心里自是叫苦不迭。说不定脚底板都已经磨出泡来了,只是宋家规矩森严,几个下人,并不敢叫苦,也只能苦着脸一路跟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