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历史的惯性-《警官之救赎》


    第(2/3)页

    如果韩丹只是在半年前听到苏醒关于英镑换夹克的言论,肯定是会嗤之以鼻。但恰好的是,韩丹赶来慕尼黑跟唐雅雯汇合之前的一个星期,欧共体包括英国在内的12个成员国刚刚签订了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关于这个条约,但凡懂点儿经济道理的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是英国为在保护本国货币做最后的努力,如果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德国央行仍旧坚持单方面不降息,它一意孤行的结果,最终不仅会拖垮英镑,甚至还把让欧共体其它成员国一并送入沼泽地。

    德国会降息吗?答案是不可能。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前,德国央行就一直在担心两德统一之后的巨额财政赤字会引发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而引起习惯于低通膨胀的国人不满,爆发政治和社会问题。所以,当时通货膨胀率仅为3.5%的德国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后非但拒绝降息,反而还将贴现率提升了0.5个百分点,达到了8.75%。

    德国央行的这一强硬态度,对原本就已经开始凌乱的欧共体货币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截止到韩丹和唐雅雯在慕尼黑汇合的这天,受德国央行明确支持态度影响而继续坚挺的德国马克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后仍旧价值虚高更为明显的英镑汇率,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已经从1跌至1这一水平线上。

    照这一态势发展下去,且不说韩丹和唐雅雯的这单生意她们实际能赚多少,单是她们用英镑买马克然后再反过头用马克买英镑赚到的钱,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算不出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的韩丹,当场就凌乱了……

    跟唐雅雯分析完欧共体货币体系,韩丹也不管尚处在“文盲”阶段的唐雅雯懂不懂便张嘴着急道“嫂子,你跟我讲实话,这次江川钢铁集团总共给了你多少钱?”

    “600万”魂游天外的唐雅雯顺嘴说了句实话,说完才觉得不好意思的又赶紧补充了一句道“美元……”

    “少,太少!”

    唐雅雯也知道钱少,有点儿不好意思道“小韩,这已经是江钢的程总能兑换外汇的最大额度了,这只是定金……,钱还得等到第一批机器到岸之后,才能出境。像这么大笔钱,大家不可能不慎重。以前我在国内给我弟弟汇钱,一个身份证最多一次才能汇25万……”

    “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韩丹记得唐雅雯跟自己说过按照约定程振江会在几天之后带江钢那些工程师们来德国以考察的名义挑选适合江钢使用的机器,遂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道“嫂子,江钢的程先生究竟准备了多钱?我是说人民币。”

    “程总能一次性拿给我的是一亿五千万,但这笔钱必须等机器全部到位之后。所以,除了刚才我说的那六百万美元之外,全部的钱都需要我垫付。我大概能出得起4亿人民币,但这钱也得你先垫钱买了机器之后,才能出境。”

    基本上算是来空手套白狼的唐雅雯越说越不好意思,正踌躇间,韩丹忽然打断她道“嫂子,合同行吗?如果我和你签合同,你能拿出多少美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