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交-《官道之平步青云》


    第(2/3)页

    武溪的高新区,筹建于九十年代初期。当时全国各地都一窝蜂地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区,武溪也不例外。当时的政府班子,甚至将这项工作当作了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动了所有关系,而且为了造就既成事实,绑架上头的意思,在还没有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之前,就已经开始跑马圈地,大张旗鼓筹备起来了。

    但整个高新区从刚开始筹建,就不太顺利,先是政府换届,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原本热火朝天的场面顿时就冷清下来,一大片地围在那里杂草丛生,而那些失地农民,眼巴巴地盼着工厂建起来了能安排他们进厂去打工,结果这一等就是好几年,却连半点动静都没有。而赔偿款迟迟拿不到手,就闹了起来。当时这事闹得还挺大,就连央视都下来采访了,只不过最后不知ONce什么原因,并没有播出来。

    而经过这么一闹,新任班子成员这才又重新将此事纳入了议事日程,开始了相应的跑部和公关工作。可这个时候,经过了一窝蜂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之后,国务院对于高新区的审批和监管也严格了许多,原则上不批设新的高新区。这一来,所有人的抓瞎了,万亩良田被推平,不少厂房都在开建了,这个项目是立不起来,那这一摊子事情如何善后,如何收尾?最后还是西陉省省委书记出面,亲自去了首都,才总算争取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而此时,已经是九十年代末,临近千禧年的时候了。

    挂牌后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缺乏经验,加之地理位置比不上沿海城市那么优越,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出了许多问题,有名的大企业不愿意来,而来的企业,大多都是冲着什么三免两减之类的优惠政策和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而来的,过了优惠期限之后,就以各种理由拍拍屁股走人,将员工当做包袱全部丢给政府,甚至圈了地却迟迟不见动静,又将地转卖给当地企业,很赚一笔之类的,可是没少让当地政府头痛。

    总之,这个高新区,自打筹建之日起,就磕磕绊绊的,状况不断。

    当然,虽tByT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因为整个高新区集中了武溪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了招商引资,政府的政策也不断向这边倾斜,以至于干部趋之若鹜的同时,却也成了一个重灾区。东屏那里这几年都不安生,干部迭换,出事的是一批又一批,武溪高新区这里也同样如此。从挂牌至今,也不过才五六年的时间,倒下的干部少tByT就有两位数。这一次,更是党工委书记和主任一起因为经济问题被拿下,也让杨卫国有机可趁,将林辰暮安插了上来党政一肩挑。

    但林辰暮心里清楚,正如同杨卫国来武溪一样,自己在高新区怕是很难受到欢迎。当初就那么一个许多人都不愿意去的官塘,自己站稳脚跟都很破费了一番气力,何况还是一个国家级的高新区?

    林辰暮就轻叹了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停靠在了公交站台边。林辰暮心头一动,不由就紧跑了几步,加入了拥挤的人群中。

    都tByT早高峰时,挤公交车可谓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甚至网上还流传过挤公交车攻略,就是教你如何能够在汹涌澎湃的人群中和别人斗智斗勇成功挤上公交车的,其中还详细地分为了十大篇四十多小篇。林辰暮当初看过后,也只是会心一笑,这些年来上班,虽然没有配过专车,但因为宿舍距离办公室都很近,似乎很久都没有挤公交车的经历了。

    人不是一般的多,车还没有停稳,众人就像是被引爆了激情一般,蜂拥而至,将车门围得是水泄不通,但凡有个缝隙,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结果搞得车上的人下不来,车下的人上不去,个个挤得是一身臭汗,身体和身体之间几乎是零距离全方位的接触,可就连最平日里最矜持的女孩儿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