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毛这孩子比较勤快,别看他才十三岁,但肩能挑百把斤的担子,又会洗衣做饭,在外面做事,你大哥和大毛的衣裳都是他洗。要是大毛,我定也不会答应的。宜文,晓娴,你们俩看怎么样?” 她眼神灼灼的看着晓娴夫妇,里面有着殷切的希望。 其实吴天兰夫妇俩人还有另一层意思,想着若康宜文真能一朝高中入朝做了官,那么跟在他后面做书僮,也是份体面的事儿,远胜于辛苦的在外面爬高就低的垒墙塌灰。若不能高中,那么回来后,再继续做手艺就是,大不了耽搁一年的时间,但起码能识些字,反正二毛年纪还小。 康宜文和晓娴俩人也觉得挺好,且吴天兰如此真诚的要求,他们笑着应了,很开心,没想到书僮一事会如此圆满的解决,心里踏实了。 这些日子,秦氏依然过来帮晓娴他们喂喂猪和鸡鸭,不过,他们并没有遇上而已,明日就要插秧了,晓娴和吴天兰将铺子里里外外收拾好,关好门窗,带着东西回家去了。 银桥镇像晓娴这样的生意人不少,既有铺子又有田地,此时正到了插秧的时节,许多人都关了铺子,集中时间赶紧将秧苗给插下去。 晓娴原本是想雇人插秧的,可吴天兰家也要插秧,且康庆昌也发了话,虽然分了家,但干活做事还要像以前一样,一家人一起做,除了秦氏和康宜英俩人在家做饭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下田。且这个时节所有人家都有活要忙,一时半会儿想雇人还真是有点儿难度。 可能大家都忙着回家做农活了吧,街上的行人少了,生意也淡了许多,晓娴只好也将铺子关了,并贴了告示,让想吃饺子的客人们七日之后再来。 不过,当他们俩人到家时,再次见到秦氏在他们家中,不过,没有见过秦叶红。 俩人愣了愣,都立在门口没动,同时想着她又来做什么。 他们俩人发愣,秦氏不愣,笑吟吟的迎了上来,亲昵的握住晓娴的手,温和的说道:“晓娴回来了,身子好些了没有?” 晓娴脑子当机了三秒钟,想着这是不是幻觉,身旁的康宜文同样一脸的不相信,不相信秦氏竟然不计较自己与她的争吵。 “哦。好些了,谢谢娘关心。”晓娴缓过神来,笑了笑应着,轻轻挣了下,将自己的手从她手心中给抽了回来。 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起了许多的鸡皮疙瘩,为秦氏的反常。 秦氏笑着摆手道:“傻孩子。和娘还说什么谢字。明儿要插秧了,你们可都得受累,我特意杀了只鸡,替你们补补身子。晚上你们俩人都回去吃饭啊。” “不用了,我们在家里吃就行了。”康宜文主动拒绝了,秦氏给他一种‘黄数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感觉。 秦氏嗔瞪了他一眼道:“娘让你们回去吃就回去吃,你瞧晓娴这些日子都瘦了,先不说了。娘回去做饭,等会儿你们一起过去啊。” 然后不等晓娴他们再说什么,她就匆匆的出门走了。 “你娘……她竟然没有生你的气?真是奇怪。”晓娴看着秦氏的背影,摇头说道。 “我也奇怪,不管,我们不去吃饭就是。”康宜文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