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平阳侯府-《大汉封侯》


    第(2/3)页

    “荀卫二音?”刘娉沉吟片刻,开口问道,“这其中有一音曰卫,莫非卫绾就是创这七音之人?”

    “公主只怕是如何也想不到。”曹寿又是哈哈一笑,“创这七音之人,并非卫绾。只是卫绾虽非创音之人,却是知音第一人。可惜,可惜!”

    曹寿连呼两声可惜,似乎在抱怨自己如何没有卫绾那般的福份,否则,兴许那卫音已经改叫了曹也未可知。

    “能创出七音,定是风雅之人,想来也是哪位河东大贤。”刘娉有些神往的喃喃说道,“也不知究竟是何人。”

    “风雅兴许有,大贤倒称不上。”曹寿适才卖了个关子,见果然引起了刘娉的兴趣,不禁有些得意,“若说是小贤,兴许倒可。”

    “只凭这七音之律,便可算是大贤。”刘娉对曹寿的话,隐隐有些不满,侧过身去,白了一眼。眼波浮动,不禁引得曹寿心里也是有些荡漾。

    “公主所说,自然是有道理。”曹寿定了下心绪,继续说道,“可若是只有十岁,称作大贤,岂不是叫老了。”

    “十岁?”刘娉禁不住惊呼一声,“你可是说,创这七音之律之人,只有十岁?”

    “不错。”曹寿点了点头,“正是临汾荀氏,荀立之子荀昭。”

    “咦……”曹寿忽得又惊呼一声,“上回曾经听文太守提过,眼下荀立,正是在我平阳县中为县令,其子荀昭,正在卫塾中求学。难不成,这奏乐之人,便就是他?”

    “莫不就是他?”刘娉也是惊呼一声,面上露出一丝喜色,“你适才也是说过,眼下这天下七音之曲只有一首。除了这荀昭,还有谁人能再奏出一曲新的出来。”

    “我立刻派人去请进来。”曹寿已是顾不得去问门外究竟是不是荀昭,即便不是荀昭本人,只凭这首新曲,即便是在长安都会引起轰动,争相被延请为座上之宾。

    轻喝一声,门外两名婢女应声而入。

    “你们可知,这外面是谁在奏乐?”曹寿开口问道。

    “回主公的话。”两名婢女不敢怠慢,其中一人立刻回道,“适才贱仆可巧是听说,清早的时候,就有一名童子在府外要求见主公和主母,门监因为主公和主母尚未起身,未敢通报。那童子便拿了一支长篴,一直在门外吹奏。门房因见他吹的好,故而并未赶他。”

    “童子?长篴?”曹寿顿时不禁大吃一惊。

    “有眼无珠的东西,险些误了孤的贵客。”曹寿顿时勃然大怒,夺起手上的衣裳,就朝地上掷下,“居然还知道奏得好,就凭他们,也配听这七音之律。”

    “还不快派人去请进来,正堂里见。”曹寿大声喝道。

    两名婢女,无故代着门监吃了一通吓,哪里还敢怠慢,连忙转过身去,就要叫人去请。

    “不,不不!”曹寿未及两人出门,又是叫了回来,“给孤穿上衣裳,孤亲自去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