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故人往事-《第一丑后贾南风》


    第(2/3)页

    老者缓缓起身而立,银发白须,衣衫飘飘,像极了画中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人物。老者并不理会郭槐的打趣,只是牵起羊羔,徐徐向人群外走去,走了几步,轻轻扭头对郭槐道:“做不做得数,日后便见分晓。小姑娘倒是个爽利讨喜性子,将来若是老夫一言成真,必将去贵府叨扰,讨得一坛好酒来喝。”说罢,头也不回的便走了,转眼间就在街道中消失了。

    郭槐撇撇嘴道:“想喝好酒也要算得准才行啊?”说罢转身去拉杨艳,准备打道回府。

    郭槐的脚步还未来得及迈出,便见郭配带着一众家丁怒气冲冲的赶来,好端端的一介文官都被逼出了武官的气势,看来着实气的不轻省。还不待郭槐出口解释,郭配便开口道:“把小姐给我带回府里交给夫人处置!”说罢转身看了杨艳几眼,吩咐下人道:“将杨小姐送回赵府。”说罢便带着郭槐离去,杨艳站在那里一时有些讪讪的。也未多想,便抬步往赵府走去。一路上心中惦念着老者那番话,终是进了耳,入了心,难免会受到影响,一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回到赵府。站在门口,方才意识到,今日自己这般顽劣,必会受到重罚罢。

    街上看热闹的一众人,本来便是图个饭后消遣的谈资。对老者一番话倒是不甚在意,可是临了郭配这番登场,无疑是给各位的谈资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来只道是两个少不更事的小丫头,原来却是郭府顽劣的大小姐和赵府那个才德双全的表小姐。有了这番认知,对今天所见所闻的八卦兴致便更浓了。甚至渐渐对今日之事生出了自己的想象。

    杨艳和郭淮回府,处罚自然是少不得的。可是两人却都没想到,这次见面会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人生就会更精彩。

    杨艳出身贵族,父亲是曹魏大臣,本应过着贵族小姐们该过的生活。却因为父亲再娶而被迫寄人篱下,在舅父赵俊家苦度年华。少时的日子对于杨艳无疑是悲苦不公的,我们每个人都期许老天是公平的,给了悲惨的少时,便会还一个灿烂的将来,可是将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整整禁足了四十日,郭槐才从郭府溜出来。府外来去的人马,街上繁华的声音半丝都未引得郭槐驻足,郭槐急急跑向赵府,急着去见她的琼芝妹妹。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与她一吐为快。来到赵府,方才得知了消息,十日前,杨艳已经离府,被叔父杨骏带去了京都。

    郭槐一个人闷闷不乐、泫然欲泣的独自走回郭府,一如当日杨艳独自心事重重,惶恐不安的走回赵府。

    日子虽不长,可少了那么个人在身边,还是会孤单,比那个人没有出现前更孤单。郭槐如是,杨艳亦如是。

    这四十天究竟发生了什么,郭槐不知,以她的性子,也不会去打听,只是偶尔的从一些人闲聊中,断断续续的得到了些许消息。

    郭槐及笄之日,偷偷跑去了赵府一趟,看着依旧的池塘,听着仍然聒噪的蛙声,分外怀念当日落水的那个小丫头。在池塘边站了许久,轻轻说了句:“琼芝,总有一日我们还会再见罢。”

    杨艳及笄之日,偷偷爬上了房顶一次,看着灼热似火的骄阳,听着燕子叽叽喳喳的啼叫,格外想念那个带她爬上屋顶,感受阳光温暖的小丫头。眯着眼躺了许久,才喃喃道:你便是我记忆中的一片暖阳,无处不在,说不定明天便会在京都看到你罢。“

    杨艳出生亡母,从此也失去了父爱。五岁,父亲娶继母段氏,被迫离家。六岁,寄居舅父赵俊家。遇郭槐,结挚友。七岁,遇老者,得”极贵“之命数。八岁,贵格之名名扬天下。此后,被叔父杨骏接走生活在京都,仍旧是寄人篱下。十二岁,遇世子司马炎。十五岁,嫁与司马炎成为世子妃。二十五岁,随司马炎入住皇宫。二十六岁,封后,母仪天下。同年,再遇郭槐。

    作者有话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