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夫子问晋王。 “只能算是好消息了吧!毕竟两个孩子没有落入越地的手中。” 小夫子叹了一口气道:“那位前辈生得何模样,我只能去问问师父他老人家了,能令雨水倒灌,云层翻卷,也只有师父那个层次的人能够做到了。” 晋王苦笑一声,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青衫,背着长剑。” 小夫子顿时一愣。 这青衫背负长剑之人,天下不知道几多,就这六个字,若是去问夫子,肯定少不了一阵臭骂。 晋王尴尬的笑了笑:“那等高人,能看出这点来已经不容易了。” 看着小夫子的眼神,他立马补充道:“不过探子来报,那位前辈斩断了楚家那个老胖子的左臂,这才带走了徐长安和姜明,照此来看,我们应当可以放心了。” 小夫子放下了手中的笔,看着窗外雨打竹叶,随后看看晋王微微湿透的衣服和有些淤泥的锦鞋,这才笑了笑说道:“或许吧。” 晋王和小夫子并肩而立,看着竹叶上的水簌簌而下,偶尔惊起了几只飞鸟。 “你最近不是在修书么?” 晋王突然问道。 小夫子点了点头,盛世修书,这是所有掌权者喜欢干的事情。 虽说现在未到盛世,可也有了雏形,抛开三地叛乱的事情,可谓是边疆安定,四海升平。 在这夫子庙修书,有一个好处,他们会尽量的公平和公正,圣皇就是手再长,也干预不了他们。 “怎么了?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小夫子有些警觉,纵然晋王和他是好友,可若是他也想在修书一事上做文章,小夫子也绝不会同意。 修书一事,绝不能受外界的影响。 晋王看着小夫子一脸防贼的模样,摸了摸鼻子,这才说道:“不是我,是一个越地的小女孩,沈江诚的孙女。” 小夫子顿时了了然,“哦”了一句,然后缓缓的说道:“那位老义士之后。”随后看着晋王,等着他的下文。 晋王吸了一口气,随后将沈琼之事完完全全的说了出来。 小夫子听完之后,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沈公不孤矣,一门两忠义。”随后看着晋王,思索了下问道:“你想让她活在书里,活在众人的口中?” 晋王看着小夫子,缓缓的点了点头。 “她的确够格了,可我觉得还是别写吧,我宁愿她安静的躺在某处。” 晋王十分不解,问道:“如何说?” “这么好的姑娘,我可不希望所有人效仿。姑娘家嘛,就应该扑扑蝶,赏赏花。在雨打檐瓦的时节,撞上某家公子哥或者某个书生,自此定终生,多好啊。打打杀杀,家仇国恨,忠孝礼仪这些事情,对于她们来说,实在太沉重了些。” “而且,若我们尚在的时候,我们能够掌控舆论,可若等我们没了之后了,她的事迹便会成了后代统治者口中的工具。” 晋王沉默不语,看了一眼小夫子,小夫子躲开了他的眼睛。 最终,晋王长叹一声,走出了竹屋。 …… 天明,阴雨连连。 姜明对剑九颇有微词,可却不敢表露。 那个叫“小桃儿”的小女孩一大早的便来到了草庐。 她背着巨大的背篓,脚上一双难得的布鞋上全是淤泥,可她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