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说上这节目现在都排着队抢呢,只要能上就红了一半了。” “能不能红倒无所谓,能吸引些观众去电影院看片子我就满足了。”章磊叹道:“我这个月月底就得进组了,所以什么事儿都得提前安排好。” 曹吾懂他的意思,点头承诺道:“配乐的事儿你放心,有我们呢!” 乐乐也点头道:“磊哥你就放心吧!” “行!那我就先走了,还得去影厂一趟。”章磊告辞了。 曹吾几人送了送他,便回到了排练室。 坐在一块商量了下,每个人都说了说自己看完片子的想法还有对配乐编曲的思路。 大家的意见大致方向上还是一致的,比如说除了情绪转折点以外,大部分的时间还是以原声为主。 只是在配乐风格上,大家产生了一点分歧。 卢青松认为,配乐应该以传统民乐为主。因为故事本就是为了凸显贫富差距和农村城市文化的割裂,用偏戏曲模式的传统民乐器来配乐的话,会更能凸显出这种反差感和冲突感。 而曹吾则认为,影片除了开始的十分钟外,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城市以及前往城市的路上。如果通篇用民乐的话,固然戏剧冲突感会更强,但也会让接受难度增加。 他更倾向于用轻缓的交响乐和自然声配乐来进行衬托铺垫。 不过青松说的也有道理,集思广益,半个小时下来,大家已经有了具体的思路。 有了思路,工作就可以开展了,但在此之前,得先把答应了章磊的宣传片配乐做出来。 宣传片大家还是选择按照曹吾的想法,写一首相应的主题歌。 《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的局限性比较强,放在主角情绪转折的那个点,感染力会非常强,但如果作为全片的主题曲,还是差了点意思。 曹吾花了一个小时,重新写了一首歌,名字和电影名一样,就叫《弹着吉他的少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