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男人的直觉-《一代医女:凤栖于楚》
第(2/3)页
前几天云溪教人辨认药材,一人三十个铜板的事情早就传遍了。
她一共教辨认了五种药材,交了学费的人不过三四天,不但回了本,还小赚了一笔。
徒弟尚且这么赚,师傅还用说?
小溪姐妹手头有点小钱,很正常。
云家村的婆娘都不觉有些后悔,趁机跟她说道:“小溪,既然那些药材那么能赚钱,不如你也教教我们吧,我们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有好事情要一起分享才是。”
“好啊,每人三十铜板哦。”云溪答道。
云家村众人:“……”
便宜是没法子占了。
云溪一开始制定的规矩是,得到她传授辨认药材技术的人不能外传,不然下次不教了。
不过人心难测,她也没指望能多有效果。
可谁想到,那些学徒们,比她想象中还护食。
云家村就那么些个山头,药材嘛,当然是有限的。
采摘的人数一多,平均到手的药材能有多少?
这些都是钱啊!
在药材论两比米面论斤还贵的念头,谁会大方断自己财路?
所以没跟云溪教学费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从旁人口中撬得便宜的。
于是眼红的,心动的云家村众人,最后都交了学费。
云溪老规矩,三十铜板五种药材。
因为今天要建房屋住人,云溪便承诺弄好房子后的第二天带他们上山采摘药材。
一起蹭饭的闲人,愿意留下来帮忙的,算半天工钱,十五个铜板。
学费抵了一半。
还包饭菜,这是什么神仙老板!
于是一番诱惑下,蹭饭的不管婆娘还是小孩,都上阵帮忙了。
人多力量大,不过傍晚时分,云溪家里本来还漏水漏风的屋顶和缺口已经被堵上,厨房新建了灶台,院子里弄了四方形的大桌子并着几把凳子,安了石磨,安了捣药捣辣椒的大锤坑,修了篱笆,搭了鸡棚马棚,还用木板建个小茅厕。
房间里,床架和着木板已经钉好,形成新鲜的大床——
比原来窄小的,破旧的,睡上去会咯吱摇晃,像是会散架的老床架好多了。
柜子是新的,桌子也是新的,还弄个梳妆台,三脚架,以及床头柜。
破旧的木门也修好了,新的木门厚实,经过云溪的口头指点,还方便转动,更安全。
农村的男人们手艺真不是假的,因为穷,向来家具都是自己做,最后鼓弄出来的半点不比城里的匠人差。
朴实的男人和女人们,还给她用竹子竹篾做了好些个簸箕,背篓,竹筐,篮子。
甚至芦苇和竹扫把都各自给她弄了一把。
傍晚刘老头从镇上回来,将云溪要的东西一并送来,云溪的和云小荷的新家里面,便真的是应有尽有了。
送走帮工的客人们后,云小荷和云溪坐在院子的凳子上,满足地叫了出来。
“姐,我们的新家好漂亮,比村子里所有人的都好呢!比以前的家宽敞漂亮多了!”
不只是宽敞漂亮多了,是完全没法子比。
农村别的不多,土地多,云寒水早年建的这房子,虽然只有两个卧室一个厨房,但耐不住院子大啊。
院子大,鼓捣起来就有发挥的新空间。
云溪作为现代过来的人,对房子的一些布局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她指挥下,不过一天时间,这院子就跟原来的破旧完全沾不上边。
根本就是个她那年代的农庄小院格局。
云溪津津乐道跟云小荷谈论着以后的生活方式。
“昨日去镇上,发现有卖小鸡仔和鸭子的,已经搭了鸡棚,过些天我们就买一些小鸡仔和小鸭子回来养,有它们在,叽叽喳喳的,院子里肯定热闹多了。”
“姐,屋后我们还有一小片地,不如就种点红薯和南瓜吧。”
“篱笆脚下的泥土,可以种点辣椒和姜蒜,葫芦和丝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