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研制工作母机(2)-《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好,请大家先进入净化间,请大家配合车保洁人员,更换专用防尘服及专门的鞋帽。这个车间本来10万级净化度就符合标准。但我们这4个母机车间都提高到千级标准。比食品生产的万级标准还要高一个等级。这个标准国际上主要用于高质量的光学器件、微型轴承测试、装配飞机的陀螺仪等高精密仪器和超精密装配。”
市领导几人,暗自惊叹。蓝星集团简直是不惜血本呀,他们也都是在产业聚集地东北工作生活多年,很了解华国以前的产业状况。现在看蓝星集团的工厂冰山一角,就已非常震撼,质量大家口头上都在说,但很多企业就提升不了。缺乏企业理念和品控意识是一方面,基础设施投入也是短板呀。
大家通过三道干洗净程序,才进入到车间内部。
“我们刚才走的是人行通道,另外还有和材料通道。这两个通道都有洁净程序。另外还有一个成品出口,在另外一侧。车间内外按生产工艺,规划了清晰的交通动线和功能分区。人员、材料、操作、质检、成品等,各行其道。地面各种颜色的线条,就是划分的动线提示图。大家可能已看到,车间除了外观,里面完全改头换面。外墙加厚增加隔热防潮、屋面防水和隔热处理,门窗全部都是双层夹丝玻璃,更换了所有供电系统。而这些还是最基本的改造项目,整个车间改造成本花费最大的就是防尘、恒温恒湿以及防静电等。”
众人视线中,车间内部宽敞透亮,地面铺装有一层耐磨、耐压、防静电的人工橡胶地板,各种标志着功能分区、交通动线等作用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十分醒目。有些区域的地面上,还有醒目的彩色字样,提醒操作人员。
车间内部,天棚上安装有几台不同型号的行车,与车间的生产动线对应。地面还有各种平板电动车。这是综合车间,自制的零部件和装配都在这个车间内完成。这是为了让所有零配件,都在一个环境下进行加工和装配。
这种车间的规划,优点是成品精度极高。缺点就是生产效率较低。这4个车间,本就生产集团内部所需的非标机床。且都是超精密数控机床。注定不会有多大的产量,虽市场需求量极大,但马由设计的各种超精密数控机床,是作为母机使用,所含技术极为超前,短期内是不会扩散这个技术,甚至成品设备也是非卖品。
车间里,大多区域都堆放了一些材料、安装了一些形形色色的精密加工器械、检测仪器。车间角落还有一高出地面3米、玻璃隔断的控制中心,里面有车间内所有设备的监控系统,以及经马由改造后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设备。这些计算机和监控设备,均与安置在蓝星京城总部的生物电脑和人工智能联网,便于远程监控,以及完整技术资料的管理、储存、传输。
不过,这些仅有马由一个人知晓。周天宇以及工厂的总工程师们,只是知道这个控制室,有远程监控和信息交换。具体和什么设备交换并不了解。即使如此,这里也是车间甚至整个工厂最高级别的保密区域。
周天宇进入车间后,介绍就更加简洁了。他知道马由是这个专业的专家,不需要他画蛇添足,而有外人在,现在车间里都是核心机密,言多必失。马由对微微点头,给他递了一个眼色,表示赞许。看来周天宇的情商也不低。
马由一行人,对厂区全面视察了一圈,见时间已是午后1点多。对陪同的几位车间负责人,表示了感谢,离开车间来到了办公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