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一桶金(1)-《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他现在没有钱买电脑,只好等对方自带电脑。到时候借鸡下蛋,最终完善所有图纸和技术方案。

    长宏集团是一军转民的企业,原本技术积累、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团队十分雄厚,且保留了军工人的志气和拼搏精神。

    这段时间他们和倭国谈判,不是很顺利。的确如马友所预料那样,对方在打包的技术转让方面做了手脚,不愿意一次性交付相对先进的技术方案。而准备是分期售出,理由也非常勉强,说让华国逐步消化前期技术,逐步升级。

    其实他们试图用假纯平、甚至弱于直平的技术,作为初代技术,待长宏公司购买后,他们再逐步放出升级的技术,不断赚取超额利润。

    这些情况长宏集团并非不知道,但技术受制于人,让长宏集团上下都非常憋屈。

    总工程师办公室收到马友的信后,如获似宝。立刻组织相关工程师对信中内容进行了初步论证。通过激烈讨论,主持会议的总工杨伟宗,最终定板得出结论,认定来信的技术水准极高,描述的方案也有迹可循,基本判断来信人拥有这些先进技术。

    杨伟宗急匆匆地推开了长宏集团总经理李润丰的办公室大门。

    “老杨来了,看你喜笑颜开的样子,有啥子好消息哇?”李润峰和杨伟宗都是一批进厂,又一起调入长宏公司,20多年的同事、朋友关系,彼此非常随意。

    “老李呀,看来天生就是你当将军我当兵哟,我还没有汇报你就晓得有好消息了。”杨伟宗调侃道。

    “哈哈,你的心思都在脸上挂起的,还用猜?好吧,有什么好消息让我高兴高兴。”李润峰拍了拍杨伟宗的肩膀,让他坐下,递了一支塔山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支,直接进入了正题。

    “我们总工办收到了一封有关直平显像管技术的资料,经过讨论基本上确定这是真实的。”

    “这个技术有……这些优点,初步认定是很成熟的方案,且基本断定,比较倭国的技术要先进许多,制造成本低、工艺也简化许多。假若直接从国内购买技术,转让价格肯定便宜,关键是对生产线的引进谈判,筹码也充足一些,技术不受制于人,选择余地就大很多了。再不会那么被动了。生产线价格可能会便宜许多。”

    这个时候,国内引进生产线因大多和技术引进捆绑,倭国表面上是将技术授权费另外列支,但生产线其实也包含了技术转让的隐形费用。方式虽符合国际惯例,但显然是双重收费。甚至在后期技术服务时还要另外收费。国内企业非常被动。

    若只定制生产线,在国际上生产厂家就比较多,可选择、可比价。但若包含技术转让,其价值却是企业自行商议,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标准。而且转让的方式也比较多,如按生产量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或者一次性转让某个区域的生产授权,也可以出更多的费用买断专利所有权等等。

    这些年西方国家和倭国,靠信息不对称优势,在技术转让方面赚了华国不少超额利润。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许多西方国家及倭国企业,都把华国企业当成了冤大头,倾销各种落后设备和技术。

    李润丰这位著名企业家,一直颇具胆略,未因书信来自国内,而忽视这个信息的真实、可行性,更未陷入盲目崇拜国外技术的误区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