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五章残酷的现实-《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你们说的好有道理,我拼搏出来的基业,凭什么不传给我儿子。
苏曦服气了,这帮子人都是老传统,都做不了新时代主义的接班人,自己的儿子就应该比别人起点高,问原因就是因为这是我拼搏出来的。
我打拼出来的基业,肯定得我儿子先享受。
周围人用事实告诉苏曦,不是每个人都有无私奉献精神的。
苏曦不在说话。
李勣笑笑,继续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那些逐渐从百姓中脱颖而出,靠着努力和才华的人逐渐成为了中层乃至于上层人士,而那些未曾努力和受限于资质的人就会逐渐衰落下去,沦为最底层只能依靠苦力生活的人。”
李勣表示,这些东西,谁还看不明白了。
稍微有点智商和眼光的人都能看明白。
差距不就是在努力中提现出来的吗?
“曲阳侯,你想多了,甚至于差距就是在努力中体现出来的,你努力了最差最差也会成为一个中下层的人物。
可是你连努力都不想努力,只满足于现在,那你怪谁啊。”
李勣话说的很无情。
“这就和从龙之功一样,成了一生荣华富贵,败了就是一捧黄土。”
苏曦发现,还真是自己想多了。
或者说,思想观念不一样。
“好吧,你不用再训斥我了,我知道,反正机会给他们了,能不能抓住就是他们的问题。
人穷志短,永远是无解的问题。”
苏曦抬头望天。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穷志短。
你连目标都没有,你自己都不想努力,那你要求别人怎么帮你。
为何在古代百姓读不起书,世家垄断教育资源的时代里,还总是有时不时的有一些寒门子弟和百姓出身的人走上历史舞台。
因为人家人穷志不短,因为人家有目标。
人家可以花几代人的努力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这就是差距。
李勣在旁边不说话,大多数百姓,在没有见到利益之前,哪里会有志向。
很少很少的。
更多的百姓都是在见到利益之后,才会自发的上前,也就是大多数百姓的情况。
苏曦敢说,要不是有着更巨大的利益,世家和商人们才不会给他们普及教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