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三章生活艰难-《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脑袋里的想法就这样一转,苏曦就想到了治理高昌的办法。

    新鲜的水果肯定是运输不回去,但是果干可以运输回去进行售卖。

    什么果干加工厂,还有棉花种植,国家收售,还有大唐粮食售卖等,统统都在西域搞了起来。

    大唐现在不缺少马匹。

    车队基本上可以说是说组建就组建。

    大唐巅峰时期每年可以出栏的战马是六十万匹,还不算驽马。

    现在虽然还未发展到巅峰,但每年出个二十万匹战马加三十多万驽马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大唐的资本。

    有底气就是好。

    有想法再加上有实力,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了的呢。

    人嘛,终究还是有未来的。

    把想法送下去,底下人立刻开始实施起来,吐谷浑的马周和高士廉还有草原上的杨师道也都进行配合。

    区域资源调配,大家相互配合,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再加上那些大商人和世家代言人的出现,高昌马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很多高昌人发现自己的生活在迅速变好,很多以前见都没见过的食物和衣服出现。

    很多高昌贵族立刻纷纷买来食用和穿着,大家都发现一点,那就是大唐的东西真好。

    好吃又好用。

    尤其是印着各种花纹的东西,虽然看不懂,但质量和包装是真的好。

    如果苏曦知道他们的心中的疑问,一定会大声告诉他们,那是品牌,你们千万别信,要信也要信曲阳侯家的,他家的东西最好了,物美价廉实惠又实用。

    高昌的贵族们一开始以为大唐商人的到来是一件好事,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慢慢发现,对于高昌百姓来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为了争抢劳动节,那些唐人都会开出一个不错的价码,可是,他们本身的市场都在被挤压。

    以前卖粮食的贵族,突然发现粮价猛跌,唐人的粮食种类多,还抗饿。

    以前卖家具的人突然发现大唐在本地建造的工厂家具又好看又好用,其中还附带着一些大唐礼仪。

    除了这些,每天都会准时送出的大唐报纸,那真的是挣到了每一个人的钱。

    一个铜板一张,很便宜。

    你只要老老实实在工厂内上一天工,就能拿到六个铜板。

    哪里有比这还好的事情。

    对于高昌和西域冲击最大的还是肉类。

    大唐打下草原和吐谷浑后,收获了大批量的肉。

    这些肉被加工成火腿后就是用来冲击肉价的。

    西突厥被干掉后,大唐临近一批新制造的火腿根本送不回大唐,这样一来,还是冲击一下西域的肉价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