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抬起头,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李卫国。 那眼神里,有恳切,有期望,有绝望,更有一丝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疯狂! “卫国,我知道,这个任务,难如登天!” 郑政委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郑重。 “这已经不是一个工厂的技术难题,而是我们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共同面对的难关!” 他缓缓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神情肃穆。 然后,在李卫国略带诧异的目光中,他后退一步,双脚并拢,对着眼前这个只有十八岁的青年,郑重地、标准地,敬了一个军礼! 这一个军礼,无声,却重于泰山! 它代表的,是整个“东风-714”项目,是背后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嘱托! 李卫国没有躲,他平静地受了这一礼。 因为他知道,郑政委敬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脑海里,那个领先了这个时代六十年的完整工业体系! 郑政委放下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我以‘东风-714’项目总负责人的名义,正式请求你的‘红星第一技术攻坚队’,接手C6140精密车床的精度改造任务!”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无论成败,国家都将铭记你们的贡献!” 这番话,等同于将国之重器,托付到了李卫国和他的草台班子手上。 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早就被这泰山压顶般的压力给吓瘫了。 然而,李卫国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上前,重新拿起了那个报废的叶轮。 他的手指,像最精密的探针,缓缓划过叶片上那些致命的毛刺。 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看向郑政委,问出了一个让对方完全意想不到的问题。 “高建国总工程师,他的团队,在改造轴承的时候,有没有试过‘电渣重熔’技术?” “电渣……什么?” 郑政委懵了,他听都没听过这个词。 李卫国看到他的表情,心里就有数了。 电渣重熔,是二十一世纪用来生产高纯度、高性能特种钢和轴承钢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可在这个年代,它还静静地躺在实验室的理论文献里,无人问津。 “没什么。”李卫国没有过多解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