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工,你就是我们的恩人!”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话语朴实,却带着千斤重的情感。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切的感激。眼前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把他们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李卫国捧着那包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忽然感觉有些烫手。 他前世是高级工程师,见惯了发布会上闪耀的镁光灯和商业互吹的场面话。可像这样纯粹、笨拙又无比真诚的感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个21世纪的理性灵魂,在这一刻,被结结实实地触动了。 他看着眼前一张张朴实而激动的脸,忽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除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之外,似乎还有了点别的意义。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那包鸡蛋收好:“谢谢大家,这份心意,我收下了。” 看到李卫国收下鸡蛋,老王和工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天大的事。 杨厂长看着这一幕,也是感慨万千。他清了清嗓子,走到人群中间,大声宣布:“同志们,静一静!” “李卫国同志这次立下大功,不但保住了我们的生产任务,更保住了我们全厂职工的饭碗!经我和李副厂长商议,并准备上报厂委会,决定给予李卫国同志以下奖励!”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第一,奖励现金二百元!” “哗!”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二百块!这可是一个普通工人快半年的工资了! “第二,奖励特供肉票五十斤,粮票一百斤,布票三十尺!” 又是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票证的价值,有时候比钱还重要。 李卫国自己都愣了一下,这奖励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杨厂长顿了顿,似乎觉得还不够,他目光扫过李卫国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又加了一条。 事情告一段落,杨厂长又拉着李卫国,殷切地嘱咐了半天明天去市委见刘书记的注意事项,从穿着打扮到说话语气,简直比嫁女儿还要上心。 直到车间里的铁水重新开始有序流动,生产恢复正常,这场风波才算彻底平息。 李卫国婉拒了杨厂长派车送他的好意,他现在脑子有点乱,想一个人走走,理理思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