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自私的大明天子对皇权太过敏感,只想将皇权填满进大明的每一道缝隙。 有些事他做不到归做不到,但这种大明领土主权上的缺失,一定会被他视作皇权触手的折损,绝对无法容忍。 也是因此,哪怕早就可以与鞑靼通贡和解,哪怕鞑靼为了促成通贡,发起的入侵一次比一次激烈。 终其一朝也未能得偿所愿。 也是因此,哪怕十多年后倭患愈演愈烈,无数朝臣奏请堵不如疏,甚至倭寇本身就是大量朝廷官员与东南世家商贾施压的手段,只为促成开海贸易。 终其一朝海禁也并未废黜…… 当鄢懋卿在心中想着这些的时候。 “不敢?” 殿上传来朱厚熜气极反笑的怒骂, “你早就敢了!” “当朕第一回找见你时,你便敢以殿试点卷暗讽于朕!” “前几日查办宫变之时,你便敢以攻击陶仲文的话,字字句句揭朕之短!” “如今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你却又著作此等反书影射朝廷,究竟又意欲何为?!” “……” 朱厚熜将话说明到这个地步,鄢懋卿终于不需继续揣测这个老谜语人的心思。 这个大明天子果然心如明镜,早就察觉到了他的有意冒犯,只是出于某些原因容忍了下来,桩桩件件记在心里。 这种“加减法”在鄢懋卿看来,绝对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这一切,继续让朱厚熜这么玩“加减法”的话,一旦加到一定的程度,可就不是能不能致仕回乡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着的问题。 既然如今已经话赶话说到这儿了…… “君父,若微臣所猜不错,应该是有人因此事弹劾微臣了吧?” 鄢懋卿微微起身,让自己的丹田气息畅通无阻,随即开口说道: “君父,请恕微臣直言。” “大明朝设官吏数万,东南倭患为祸百姓多年,竟无一人敢对君父言之,若微臣亦不言之,世人只会认为君父的失职,煌煌史册自有后人言之。” “微臣不禁要问,他们不言,我独言之,何为影射?” “我独言之,百官反而弹劾于我,他们是不是想让皇上留骂名于千秋万代?”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