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三个头疼病人-《不怂的李医生》


    第(1/3)页

    「右眼睛闭眼!」

    右侧无动于衷。

    李秀立倒吸一口凉气,竟然一点也没办法动!

    这是李秀立见过最严重的面瘫,别人是瘫软无力,她是右侧面部全瘫,变成了一些死肉。

    「鼓气!」

    陈淑珍照做,只见她的左侧面部很有弹性的微微鼓起,可右侧面部就如同没有弹性的泡泡糖,很快变得胀大起来。

    两侧对比,可见右侧明显是臌胀起来。

    「李医生,我这个可以治好吗?」

    好?

    有些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就比如面瘫,哪怕效果再好,会有一些后遗症。

    眼前的陈淑珍,她如今的情况,和面瘫发天时对比,没有任何长进。

    她所谓的好,具体是恢复到何种程度?

    「我们尽最大努力吧!」李秀立没有明确答复,只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发病已经超过半年,已经进入后遗症,错过了最佳的恢复阶段:发病前一个月。

    也错过恢复的黄金阶段:三个月。

    更是进入了几乎没有治疗价值的半年后。

    「李医生,你多想想办法啊,我奔着你来的。」

    「我知道。」李秀立颔首。

    对于他而言,无论病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病人是高贵或者是卑贱,他都会一视同仁。

    「前几天我去了市中医院看病,那边的主任告诉我,叫我别治了,说治疗没效果了,已经定型了。」

    「他们说的没错。」李秀立点头回答。

    「你怎么也这么说......」陈淑珍面露颓然,显然是不敢相信李秀立也是这么认为。

    在此之前,发病的头几天,她已经在市中医院住院治疗。

    李秀立从她的诊断书上看到,发病之初,她已经用上了大剂量激素抗炎处理,随后的一周剂量逐步减退,至第七天时已经停用了激素。

    这是如今西医最标准的面瘫治疗方案: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

    大多数医院,治疗面瘫,都会采取这个方案。

    其次,就是配合营养神经类药物,胞磷胆碱、维生素B1、甲钴胺三种药物。

    发病的十天后,还用上了鼠神经生长因子,连续用了一个月。

    鼠神经生长因子这种药很贵,义城中医院一支卖一百六十华夏币,还不能进医保,属于自费药品。

    一个月的鼠神经生长因子,花费四千多,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可陈淑珍,还是坚持用了下来,可见她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

    可,用了一个月的鼠神经生长因子后,她的面瘫症状还是没有任何改善,哪怕一点儿进步也没有,始终保持在发病天的巅峰状态。

    此后,她去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营养神经治疗继续,但已经没有再使用鼠神经经生长因子,而是加用了三磷酸腺苷钠片。

    三磷酸腺苷,高中生物课上,大家都学过,简称ATP,是负责传递能量的物质。

    陈淑珍使用三磷酸腺苷的意义,就在于给右侧瘫软的面部肌肉补充ATP。

    另外,市人民医院给她享受了同脑梗死病人一样的待遇——高压氧。

    连续一个月的高压氧,三天两头一次,可谓住院生活丰富多彩。

    发病的头两个月,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都替她安排了针灸治疗。

    面瘫,尤其是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国际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针灸。

    李秀立开始思考针灸的注意事项。

    面瘫针灸,

    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

    发病的头七天,也就是面瘫的急性期,面神经刚受损没多久,神经脆弱,若是使用电针等强刺激,极容易损害病人的面神经,不仅不能存促进疾病的痊愈,反而加重病情。

    李秀立皱着眉头,该不会就是因为头七天,市中医院的医生给她上了电针,甚至是电针强刺激,才导致如今半年过去,面瘫不见任何好转。

    可他认真思考一番,总觉得可能性几乎略不计。

    但凡一个成熟的针灸医生,都知道这一常识,断然不会如此。

    那会不会是实习生或者是打酱油的跟班医生?

    这倒有可能!

    大医院,病人多,医生忙不过来,部分医生会要求表现良好的实习生临床实践,也就是放手让他们给病人针灸。

    牙疼!

    若真的是这种情况,就好比电线被一道强悍的电流烧坏,管你如何折腾,电线也没法起到传播电流的作用。

    「李医生,我这个你有信心吗?」

    「有!我的信心是给你合理的辩证选方,合理的针灸理疗,至于疗效,我也很是期待。」

    「那就麻烦李医生了。」陈淑珍客客气气的。

    她作为住在市区的市民,百里迢迢来到下属的义城看病,就是冲着李秀立在云医院app的名声。

    就在这时,陈淑珍的手机响了。

    「不好意思,我出去接一个电话。」她跑出办公室,在办公室外接通电话。

    此时的李秀立,则是打开医生工作站,准备拟定陈淑珍的各种签字谈话。

    还没有询问病史和舌诊、脉诊,李秀立则是坐在办公桌前,静静等着。

    这时,王明从第一诊室走出,他刚挂断电话,走到办公室门前,「李医生,刚才你是不是收了一个面瘫病人?」

    李秀立皱着眉头,这也让你知道了?

    她点头承认,「的确是收了一个。」

    「我刚才有个病人打我电话,说她有个亲戚在你这里住院,叫我过来看看。」

    实际上,王明的话并没有说完。

    陈淑珍亲戚的意思,是叫陈淑珍换一个医生,叫王明来管陈淑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