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不少乡亲跟在他们身旁。 原来,二蛋和黄东回去说了刘立阳要将他们送去学技术的事,事情一早上就传开了。 二蛋和黄东的左邻右舍那叫一个羡慕,半个村子都轰动了。 有一门手艺可以一辈子不愁吃穿,那是那时候村里所有人的共识。 更不用说像针车维修这种,有机会进厂挣大钱的手艺。 二蛋的父母不断对刘立阳表示感谢,还抓了一只大公鸡,拎了不少鸡蛋和一些菜。 黄东的母亲刘桂香,对刘立阳也是十分感激,她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可以送,只是当着大家的面说着:“阳仔,不管以后你要我们家的什么东西,只要我们家有,你开口,我一定给。” “姑,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也是看黄东真的改过了,这才答应让他去。” 刘立阳笑了笑,然后看向大家:“我还是那句话,在我这里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干,如果有好机会,我都会帮忙。” “阳仔,我要不是岁数大了,我也来你这里上班!” “阳仔,我家臭小子可以送到你这里来吗?” “你家那小子就算了,当初就是他带着阳仔喝酒的!” “哈哈哈……” 作坊门前,一片笑声。 没多久,李老拐一声吆喝;“还围着啊!都不上班挣钱了吗?” 大家渐渐散去。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留下来,去跟刘立阳询问作坊里还缺不缺人,还有人更直接,问刘立阳能不能将他们的孩子送去鞋厂学针车维修。 刘立阳告诉他们,作坊里过些天会再招收一批针车员工和手工。 至于去鞋厂学维修,刚安排两个人过去,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 等到大家离开后,刘立阳将二蛋和黄东叫到身旁又嘱咐了几句。 “去了鸿兴鞋厂后,白天你们跟着邱老哥好好学,晚上你们回来拆那些针车,自己研究。” 刘立阳指着旁边那些有问题的二手针车。 二蛋吃惊地问道:“我们都还没学会,就让我们拆啊?那一台也挺贵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