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齐,东夷和南庆三国盟约既然已经签订,之后的自然便只剩下了交换俘虏的事情。 南庆以肖恩和狼桃交换言冰云和司理理。 其实对于交换司理理,不少人私下里还是多有怨言的。 虽然司理理在京都的名头不小,但终归是个北齐的暗谍,而狼桃身为苦荷弟子,九品高手,换一个司理理,属实是有些大材小用,暴殄天物了。 真若是利益最大化,一个狼桃怕是能换来不小的利益。 当然,这也就是个别人私下里说说,朝堂之上,倒是没什么人敢乱说话。 要知道,不久前血溅太极殿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 而且,如今李承乾乃是大宗师这件事也渐渐传开。 当日祈年殿,身为太子之师的王守仁的大名也已经传遍了天下。 引得无数读书人闻风而动。 心血之名已经是甚嚣尘上。 这更是一种看不见却令人震畏的煌煌大势。 连庆帝都显得异常低调,陈萍萍,林若甫这等人物都俯首以待,庆国朝堂之上谁又会自讨没趣? 不过既然已经定下了交换的事情,北齐方面出使在前,南庆自当也遣人出使北齐。 以示礼尚往来。 为此,李承乾难得上了一次朝,自请出使北齐。 在庆国的历史中,还几乎从未有过太子出使他国的记载。 林若甫身为宰相,有限的表示了担忧。 毕竟李承乾身为储运,出使敌国一旦出了什么风险,必定会动摇国本,甚至重新引发国战。 但在李承乾并未表示退让之后,便直接转变了态度。 事实上,林若甫的担忧也不怎么强烈,一位大宗师,即便北齐当真有心暗害,怕是也很难成功。 之后整个朝堂便再也无人反对。 其实,自从李承乾当着群臣在太极殿斩杀了一位三品大员之后,朝堂之上的官员除了少部分之外,都隐隐的表现出了一种疏离。 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人杀死在太极的朝臣。 也算是兔死狐悲吧。 所以,李承乾要暂时离开朝堂,他们面上不说,心底怕是举双手赞成。 而庆帝更是不会拒绝。 李承乾不在京都,他会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做出一些布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