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雄城高铸-《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第(3/3)页

    同时,攀城之战又称为蚁附,只要想着成千上万人顶着箭矢滚木巨石火油在云梯之攀附而上的画面,就可知其中的惨烈之处。

    对于死人秦业早已经习惯,但他担心的是,一旦伤亡过大,将会对庆军的士气造成何等惊人的打击。

    士气一失,此战的难度便又将平添数成。

    这时,一名参将看着前军之中唯独没有动作的数千名骑兵忍不住出声质疑道:「将军,那赵云口口声声要破城,就是带着几千骑兵旁观?而且,攻城之战,将骑兵置于前,岂非笑话?」

    秦业闻言,目光也随之落在了前方那阵型保持的极为齐整的骑兵之上,或者说是落在位于骑兵首位的那名年轻的中郎将之上。

    骊山一战,赵云悍然击败上杉虎,致使北齐大军仓皇败退,为庆军挽回了可能的巨大损失,功劳极大。

    若非时间仓促,此刻的赵云已经升任为了可统领万人的偏将。

    而且,自赵云从军而来,甚至不足半年。

    可以说其升迁之快,几乎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不过也就只有在庆国的军功爵制度下,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升迁速度。

    当然,赵云能够击败上杉虎,虽然有些惊险,却也表现出了九品的实力。

    加上其惊人的统兵能力,不得不说,能够有如此升迁的速度,倒也可以理解。

    可理解归理解,秦业却也难免的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他已经年迈,而赵云却年纪轻轻,如同朝阳初升。

    所幸,他用秦家的力量详细调查了一遍赵云的履历,身家清白,来历干净,心中自然而然的生出了想要将之收为己用的想法。

    这也是战前,赵云胯下海口,说要一战破城之时,在诸多质疑中,他选择了支持的主要原因。

    当然,其中未尝没有让赵云受挫,继而施恩,令赵云归心的打算。

    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了赵云,自然也不会允许旁人轻易质疑。

    这看似是在质疑赵云,却也未尝不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