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孟从伟的声音,然后又过了一会,才听见敲门声。 “进来。” 门开,孟从伟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 “处长,我看您今晚没少喝酒,先喝点醒酒汤吧。” “也好。” 孟冬青接过散发着浓郁姜味的醒酒汤,大口喝了下去,仅仅只是过了一会,脸就变得通红,并且浑身开始出汗。 而李卫东在这边直到半夜,才返回自己的宿舍休息。 从表面上看,俨然是一个好秘书。 第二天,李卫东找到郝三雷,说孟冬青给他放了一天假,他打算出去逛逛,但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想找郝三雷给找个熟悉当地的导游。 对此,郝三雷欣然同意,还为李卫东感到高兴。 给放假,再加上李卫东看上去心情不错,明显是那位孟处长已经原谅了他,估计也有昨晚精心照顾的缘故。 当即,郝三雷就给李卫东找了个土生土长的兰市人。 随后,李卫东又去找特鲁次借了对方的相机,也说明了放假一天,想出去拍点照片留念。 特鲁次没有半点犹豫就把自己的相机借给了李卫东。 实际上,昨天他拉着李卫东拍照的时候,李卫东就对相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鲁次也趁机教李卫东怎么操作。 所以李卫东这趟来借相机并不显得突兀,至少李卫东近距离感知中,对方并没有怀疑。 而且李卫东还提出自己付交卷的钱。 特鲁次推辞了两句,也就同意。 就这样,李卫东带着特鲁次的相机,在当地人的陪同下,跟余海洋一起离开化工厂。 至于孟冬青,今天要继续开会研究技术设备的问题。 李卫东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不是他非要弄的这么麻烦,而是谨慎,免得被特鲁次所怀疑。 毕竟现在还没有抓捕对方,万一对方察觉到了不对劲,直接把那些照片毁了呢? 那样一来,抓捕对方的证据等于直接没有了。 所以,李卫东必须要时刻留意特鲁次的反应,确定对方没有起疑。 同时,他特意把孟从伟留下,让他暗中监视对方,一旦特鲁次要毁掉对方,那就直接进行抓捕。 事实上,按照孟冬青的意思,现在完全可以抓捕特鲁次,将证据保留,但抓捕特鲁次容易,想要不惊动那些外国专家,不泄露半点消息却很难。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等另一边收网以后,再对特鲁次进行抓捕。 那样,不管是进是退,也会更从容。 而且,那些照片即便可以作为特鲁次的罪证,但却不能公开,更不可能用这些说服那些外国专家,一旦那些外国专家闹事,会很麻烦。 所以从徐平德那边找到证据,就很关键了。 哪怕证据只是表面跟乔治有关,但谁说不能移花接木,先用到特鲁次身上的? 只要能够有借口让那些外国专家不闹,就够了。 这才是李卫东煞费苦心,在众人面前演戏的原因。 抓人是一方面,但也不能影响化工厂的建设。 用郝三雷的话说,化工厂耽误不起。 他为什么要哄着那些外国专家,几乎有求必应? 还不是为了能早点把化工厂建好,学到对方的技术? 否则以郝三雷的脾气,早就不伺候了。 化工厂距离市中心不算远,三人即便步行,也只是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更何况,如今的兰市,更多的还是工业风貌,一片又一片的厂区令人瞩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