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44章 来借种? 李卫民虽然跟杨芳芳结婚半年之久,可这半年来,他总共没来几趟。 更不可能将村里的人一一认遍。 所以此刻,当村里人见到李卫东跟杨芳芳一起回来后,本能的把他给当成了李卫民。 顿时议论纷纷。 不过李卫东倒是老老实实跟收礼金的大爷解释了一遍,告知了自己的身份,在本子上留的名字也是李书群跟李卫民。 随后,才有人把李卫东这个假姑爷给迎了进去,给杨芳芳的爷爷磕了几个头。 事实上,后面基本就没李卫东什么事情了,他此刻代表的是杨芳芳的婆家,是客人。 中午的席面有六个菜,可以看出,杨家几乎倾尽全力要把丧事办好,甚至还有半截鱼,以及半边炖野兔。 就连饭,也是棒子面窝窝头。 虽然杨家也收了些礼金跟东西,但李卫东估摸着,对方还得倒贴不少。 按照流程,吃完饭就要出殡。 虽然前两年就开始提倡火化,但实际上,在农村,依旧都是土葬。 谁要是敢拦着,说什么必须拉去火化,才能下葬,脑袋都给你打破。 等出殡回来,杨芳芳的眼睛明显肿的更厉害了。 但从杨家一些人的脸上,他明显看到了轻松。 很显然,杨芳芳爷爷的去世,对这个家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 毕竟对方爷爷年纪大了不说,最近两年一直卧病在床。 自然也就应了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话。 李卫东宽慰了几句,便提出了告辞。 杨芳芳本来想留下住一晚,但被哥哥,还有父母给赶着回去,似乎生怕李卫东这边会介意。 从言谈中,李卫东也能看出,这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性格。 杨芳芳的大哥国字脸,很魁梧,对李卫东一再表示歉意,今天事情太多,没能招待好他,等以后有时间让他来家里玩。 话说要带李卫东去抓兔子,显然在他眼里,城里人应该就喜欢这个。 等李卫东答应后,才带着依依不舍的杨芳芳离开。 “卫东,今天谢谢你了。” 因为乡间的土路难走,李卫东骑着自行车难免歪歪扭扭,杨芳芳只能紧紧抓着李卫东的衣服。 这个谢谢,明显有多重的意思。 先前大哥回家,说了李卫民腿断了,无法陪杨芳芳回来的消息,杨家就充满了失望。 要知道,从农村姑娘嫁到城里也不能直接落城里户口以后,杨芳芳是村子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嫁到城里的,而且公公还是个干部。 这件事情,杨家三五不时就会在村里拿出来炫耀一下。 很多待嫁的姑娘也都特别羡慕杨芳芳,可她们想要嫁到城里,实在太难了。 所以杨家就指望杨芳芳跟丈夫回来,能给家里挣点脸。 但如果只有杨芳芳一个人回来,不管她怎么解释,有什么理由,人们都会觉得她在婆家那边不受待见,连这么大的事情,婆家都没个男人来。 先前所谓嫁到城里享福,自然也就成了个笑话。 好在李卫东陪她来了。 虽然不是丈夫,但毕竟是她婆家来男人了,如此解释丈夫受伤,才会有人相信。 更何况,李卫东上的两份礼都不轻。 杨家的面子算是挂住了。 说起来挺可笑的,但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就活了一张脸。 甚至大部分普通人,也都放不下薄薄的脸面二字。 “不用谢,都是一家人。” 李卫东摇摇头,奋力的踩着自行车。 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开上四轮吉普车。 听到李卫东的话,杨芳芳轻轻点头。 不管别的,至少李卫东是真心把她当一家人的。 甚至从未因为李卫民的关系,就不给她吃带回来的粮食。 否则单单李卫民的粮本,养活他自己都紧紧巴巴,更别说养活两个大人。 就在李卫东骑着自行车刚拐到另一条路上的时候,一块背风的土坡后面突然蹿出三个用帽子把脸罩住的男子。 他们手持棍子,直接拦住了李卫东的去路。 “啊。” 伴随着刹车,杨芳芳被撞的生疼,尤其是当她看到那拦路的三人时,更是忍不住惊呼出来。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是大冬天,路上根本看不到人影。 可以说,这帮劫匪选择的地方很好。 “小子,我们只劫财不劫色,乖乖把身上的钱,还有自行车交出来。” 三人把李卫东跟杨芳芳围住,狠狠的说道。 “知道抢劫是什么罪吗?” 李卫东一脸平静的看着对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