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马公休离开曹家庄园,怀揣心事,回家去找老爹商议。 别看现场表现的多壮怀激烈,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他心里始终没底。 那几个都是什么人,两个是曾经的皇族后裔,一个是蜀党领袖,剩下李长安是个历史少见的妖孽。 只有他司马公休底子最薄,虽然有个当御史中丞的老爹,但司马家太小了,闹大了可没谁替自己兜底。 进了书房,司马光也刚从宫里下值回来。 一见儿子满脸难色,猜到肯定又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正好今天心情不错,可以给儿子上上进修课。 “康儿,为父常言,大丈夫行事,要有怒气,不可有衰气!...” 话还没说完,司马公休接了一句:“他们要倒幕!” 给司马光吓得差点从凳子上出溜下来,有人要造反? 没听说啊,这么大的事儿,他主管监察天下的人能不知道么? “谁?” 司马康扶着椅子慢吞吞的坐下,端起老爹的药茶喝了一口,苦的眉毛拧成了麻线团。 “苏子瞻和李长安!下午,我从工会......” 他把事情说了一遍,事情的起因简略,过程却极其详尽。 “爹,我怕了!” 他毕竟是继子,根本上他还是司马光的子侄。要是没有大伯的允许,私自行动,最后大难临头,或许不但会被放弃,还有可能连累家族。所以,他刻意放大了自己的不安。 司马光听完,也是大受震撼。 几个年轻人就为了一群被欺负的商户小民,要挑战参知政事,开府仪同三司的王介甫? 也不知是夸他们境界高尚,还是说他们胆大妄为。 变法,那是仁宗以来的夙愿,是朝廷面对的死结儿,不是哪个相公一厢情愿搞起来的政绩。 “此事是苏子瞻还是李长安挑头?” 司马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时候起了作用,如果是苏轼,那这件事就代表着蜀党,代表着欧阳修一系的保守派。 此事大有可为,他也不介意亲自上阵,添一把柴禾。 要是李长安么,那就得另行考虑。 查了这么久,还是没能看清这小子背后的关系,到底代表谁的利益。 “我瞧着,更像是李长安在推动苏子瞻。” 儿子的话让司马光困惑了,这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到底谁住谁辅? 第(2/3)页